thumbnail image

 

  • 光織屋
  • 關於我們
  • 工法精神
  • 家飾空間
  • 作品介紹
  • 展覽
  • 工作坊
  • …  
    • 光織屋
    • 關於我們
    • 工法精神
    • 家飾空間
    • 作品介紹
    • 展覽
    • 工作坊
  •  
    •  

      • 光織屋
      • 關於我們
      • 工法精神
      • 家飾空間
      • 作品介紹
      • 展覽
      • 工作坊
      • …  
        • 光織屋
        • 關於我們
        • 工法精神
        • 家飾空間
        • 作品介紹
        • 展覽
        • 工作坊
      •  
          • 樹皮布

             

            台灣島嶼的祖先,曾經從森林中採集構樹或雀榕等植物的樹皮,使用最原始的捶打方式,讓樹皮柔軟,讓樹皮延展成不織布;然後縫製成日常生活所穿的上衣、裙子、工作褲或者帽子,甚至也可取代獸皮製作打獵時穿的獵裝。


            樹皮布曾經是台灣原住民和南島民族以及全球南北緯之間赤道附近的居民,日常生活或祭典時穿著的重要服裝材料,我們重拾這項幾乎遺落的森林密碼,也期待在這原始質性中,發現更貼近自然本心的生活美學和創作活力!

            預約報名

            香蕉絲

             

            在花蓮東岸的新社部落,最知名的香蕉絲編織,不只傳承著以前噶瑪蘭人製作香蕉絲織品的工藝技術,也有工坊及部落織女繼續研究素樸又精緻的香蕉絲產品。


            課程中將有族人示範使用香蕉絲來織布的傳統地織機織作方式,也指導香蕉樹的取纖方式,以及曬纖、分線、接線和捆線球等的傳統香蕉絲製作過程。再由光織屋帶領大家運用創意的編織方式,勾織香蕉絲線,玩香蕉纖維複合媒材編織,而這柔軟又有素樸色彩層次的蕉絲纖維,肯定會吸引許多不分族群的編織愛好者,想為她創造更豐富的面貌和可能。

            預約報名

            草木染

             

            由植物的枝葉、種子、根塊來提煉萃取的顏色汁液,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祖先們用來染織服裝產生豐富色彩的生活工藝!曾幾何時,工業化的染整廠與大量製作與便利,讓草木顏色的溫潤豐富色調,被現代工業單一絕對的色彩所取代。
             

            如今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重新審視理想的生活是甚麼?更多人回歸自然生活與手作能力的復興,於是與植物最親近的草木染色當然要被呼喚出來了!由植物所提煉的色彩有很多複合多元的微量元素,因此色調與色質更耐人尋味,而熬煮染液時蒸發的芳香氣味,也頗有療癒感受。

            預約報名

            竹藤編

             

            竹藤編是原住民族傳統生活工藝中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居住在較低海拔的噶瑪蘭族與阿美族來說,帶有山林採集和處理的智慧,也有編製成籃簍等生活用品甚至到建造房屋等的精湛手藝。
             

            以噶瑪蘭族的竹藤編工藝作為傳承和學習內容,希望分享和傳承竹藤編的工藝智慧與創作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們,讓參與的學員除了學習傳統竹籐編的處理技術,更加認識原住民對竹籐編的運用知識與文化,傳承竹藤編工藝手法。

            預約報名

            月桃編

             

            讓月桃重新啟動我們香味的記憶,重複的韻律使心歸於平靜,光滑素淨的月桃片在我們手的交織編造中,散發氣味,上下穿梭中往外鋪設擴展平面版圖如蓆,或編造立體造型容器成為籃,展現有趣的空間結構和造型變化,同時也為生活空間注入素樸自然的質感。
             

            在生活中重新連結台灣島嶼的手作精神,將自然質感帶入日常生活,從食物的承裝器和飲茶品茗的茶席,到旅行中輕便的側背包,都自己親手打造。在茶食生活中、在旅行的休憩時刻,感觸自然的氣味和質地,輕撫先民的手藝智慧,呼喚著野地的馨香。

            預約報名

          PateRongan © 2021

            所有文章
            ×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